Counting sort 是一個特殊的整數排序法,被視為 Bucket sort 的特例。原理是在已知整數範圍內,計算每個鍵值出現次數,並用額外的陣列保存(Count array)。最後將 Count array 的元素值作為排序資料的新 index。
Counting sort 基本特性如下:
- 非原地排序:額外花費較大量、非固定的空間來排序。
- 穩定排序:相同鍵值的元素,排序後相對位置不改變。
- 整數排序:以整數作為排序的鍵值。
- 分配式排序:不透過兩兩比較,而是分析鍵值分佈來排序。特定情況下可達線性執行時間。
- 線型執行時間:當輸入資料量 n 與已知範圍上下界之差值相近,執行時間接近線型(O(n))
- 預期分佈:預期輸入資料是落在已知範圍內的整數(例如 0 到 k)。
- 適用範圍:僅適用於小範圍整數(額外空間需求大)。
- Count occurrence:計算每個 key 的出現次數。
- Prefix sum as start index:計算前綴和(Prefix sum),並作為該元素的 start index。
- Copy output:利用步驟二的前綴和,遍歷輸入資料,取得元素排序後的索引。
這裡有資料需要透過正整數的 key 來排序。key 的範圍在 0 - 9 之間,格式為 (key, value)
。
Input: (1, A) (5, B) (8, C) (2, D) (2, E) (9, F)
1. Count occurrence:首先,先計算每個 key 的出現頻率,儲存在額外的 count array 中。
Key : 0 1 2 3 4 5 6 7 8 9
Count: 0 1 2 0 0 1 0 0 1 1
2. Prefix sum as start index:再計算 prefix sum,也就是將當前 index 前累計的 key 數量加總。例如 key 5 的 prefix sum 1 + 2 = 3。
這裡的 prefix sum 等同於每筆資料排序後的位置(index)。例如排序後,8 位於陣列第四位。
Key : 0 1 2 3 4 5 6 7 8 9
Prefix Sum: 0 0 1 3 3 3 4 4 4 5
3. Copy output:透過 key 與 prefix sum 的映射關係,找到原始資料對應的位置。
實作上,每筆資料找到對應的 start index(prefix sum) 後,要將該 index 之值 +1,使得重複的元素可取得正確的 index offset(對唯一的 key 沒有影響)。
(1, A)
--> prefix sum 為 0,寫入 array[0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| | | |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(5, B)
--> prefix sum 為 3,寫入 array[3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| | (5, B) | |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(8, C)
--> prefix sum 為 4,寫入 array[4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| | (5, B) | (8, C) |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(2, D)
--> prefix sum 為 1,寫入 array[1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(2, D) | | (5, B) | (8, C) |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(2, E)
--> prefix sum 為 2(前一步驟 + 1),寫入 array[2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(2, D) | (2, E) | (5, B) | (8, C) |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(9, F)
--> prefix sum 為 5,寫入 array[5],並將 prefix sum + 1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| (1, A) | (2, D) | (2, E) | (5, B) | (8, C) | (9, F) |
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--------+
這樣就完成排序了。此外,觀察 (2, D) 與 (2, E) 排序前後的位置,會發現 counting sort 是個實實在在的穩定排序,很棒。
Complexity | |
---|---|
Worst | |
Best | |
Average | |
Worst space | $O(n + k) $ auxiliary |
k 為資料已知範圍上下界之差。
Counting sort 沒有用到任何遞迴,可以直觀地分析複雜度。在步驟一,建立 count array 與步驟三輸出排序結果,都需要遍歷 $n $ 個輸入的資料,因此複雜度為
Counting sort 並非 in-place sort,排序後的結果會另外輸出為新的記憶體空間,因此 $O(n) $ 的額外(auxiliary)空間複雜度絕對免不了。再加上需要長度為 $k $ 的 count array 保存每個 key 的出現次數,因此需再加上
如果欲排序資料就是整數鍵值自身,可以將「計算前綴和」與「複製輸出」兩步驟最佳化,直接覆寫原始陣列,額外空間複雜度會下降至
$O(k) $ ,但也因此成為不穩定排序法。
由於 Counting sort 屬於分布式排序(Distribution sort),這裡使用泛型,以彰顯分布式排序的特色。
首先,我們先看函式如何宣告(function signature)。
pub fn counting_sort<F, T>(arr: &mut [T], min: usize, max: usize, key: F)
where F: Fn(&T) -> usize,
T: Clone,
這裡使用了四個參數:
arr
:待排序陣列。min
、max
:整數排序的上下界。key
:由於資料不一定是整數,需要一個 function 從資料擷取鍵值做排序。
另外,也使用兩個泛型型別:
F
:key
extactor 的型別,回傳的usize
必須落在[min, max)
之間。T
:陣列元素的型別,實作Clone
是由於 Counting sort 需要將 output 再複製回原本的參數arr
上,達成「偽」原地排序。
再來,了解如何建立一個元素出現次數的陣列。
fn counting_sort() {
// ...
let mut prefix_sums = {
// 1. Initialize the count array with default value 0.
let len = max - min;
let mut count_arr = Vec::with_capacity(len);
count_arr.resize(len, 0);
// 2. Scan elements to collect counts.
for value in arr.iter() {
count_arr[key(value)] += 1;
}
// 3. Calculate prefix sum.
count_arr.into_iter().scan(0, |state, x| {
*state += x;
Some(*state - x)
}).collect::<Vec<usize>>()
};
// ...
}
- 建立一個長度為上下界之差的 count array。注意,這裡使用了
Vec.resize
,因為 Rust initialize 空的Vec
時並不會插入 0 或其他預設值。 - 遍歷整個輸入資料,利用
key
function 取出每筆資料的鍵值,出現一次就 +1。 - 利用 Iterator 上的
scan
method 計算每個鍵值的 prefix sum。需要注意的是,每個元素對應的 prefix sum 不包含自身,例如 key 3 的計算結果就是 key 1 與 key 2 的出現總次數,如此一來,prefix sum 才會直接對應到排序後的位置。
最後一步就是將 prefix sum 當作每個 element 的正確位置,把資料重頭排序。
fn counting_sort() {
// ...
for value in arr.to_vec().iter() { // 1
let index = key(value);
arr[prefix_sums[index]] = value.clone(); // 2
prefix_sums[index] += 1; // 3
}
}
- 將輸入資料透過
to_vec
複製起來疊代,需要複製arr
是因為之後要直接在arr
插入新值,需要另一份原始輸入的拷貝。 - 利用
key
擷取鍵值後,把資料複製給arra
上對應prefix_sums[index]
的位置。 - 將該
prefix_sums[index]
的值加一,以便元素重複時,可以正常複製到下一個位置。
完成了!這裡再貼一次完整的程式碼。
pub fn counting_sort<F, T>(arr: &mut [T], min: usize, max: usize, key: F)
where F: Fn(&T) -> usize,
T: Clone,
{
let mut prefix_sums = {
// 1. Initialize the count array with default value 0.
let len = max - min;
let mut count_arr = Vec::with_capacity(len);
count_arr.resize(len, 0);
// 2. Scan elements to collect counts.
for value in arr.iter() {
count_arr[key(value)] += 1;
}
// 3. Calculate prefix sum.
count_arr.into_iter().scan(0, |state, x| {
*state += x;
Some(*state - x)
}).collect::<Vec<usize>>()
};
// 4. Use prefix sum as index position of output element.
for value in arr.to_vec().iter() {
let index = key(value);
arr[prefix_sums[index]] = value.clone();
prefix_sums[index] += 1;
}
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