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784 lines (590 loc) · 24.8 KB

README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784 lines (590 loc) · 24.8 KB

boost.multi_index 性能测试

multi_index 介绍

场景需求

  • 相同的数据集合需要多种比较谓词排序以不同方式访问
  • 在很多游戏中,系统需要实时展示用户角色不同属性、不同筛选条件下的排名榜

不使用 multi_index 的两种可能方案

  • 方案 1

    • 对数据集创建不同 stl 以用于不同目的
    • 问题:
      • 一致性难以保证:更新一个 stl 时也更新其他的 stl,任何一个更新失败会出现不一致
      • 数据相当于存储了多份,空间效率成倍下降
  • 方案 2

    • 只使用一个 stl,通过指针、引用或迭代器组织实现其余 stl 的功能存储在两个容器之一中而不是存储两倍的值,则可能会很复杂:根据容器及其执行的操作,它们可能会失效通过指针指向这个 stl,手动把指针组织成别的数据结构
    • 问题:
      • 几乎不能完整实现,因为在 stl 更新后,迭代器会失效
      • 难以维护,难以复用

iterator invalidation

multi_index 实现

  • 保证一致性:all-or-nothing 更新
  • 良好的封装:不同 index 用相同的接口访问
  • 更好的性能:各种索引综合可以加速访问

multi_index 底层原理

基本结构


basic structure

std::set 由红黑树实现,简化版的底层 node 结构大致为:

// pseudo code
struct node {
  // header
  color      c;
  pointer    parent,left,right;
  // payload
  value_type value;
};

在 multi_index 中,它需要保留对多个 stl 的指针,简化版 node 大致为:

// pseudo code
struct node {
  // header index #0
  color      c0;
  pointer    parent0,left0,right0;
  // header index #1
  color      c1;
  pointer    parent1,left1,right2;
  // payload
  value_type value;
};

以不同的 index 来看, multi_index 中的 node 在不同的红黑树中的位置不同

这样,用不同的 index 可以像 stl 中的接口一样访问(实际上,multi_index 底层大量复用了 stl 的代码)

inline  get_user(uint32_t uid) {
     iter = uid_index.find(uid);
    if (iter == uid_index.end())
        throw NoneOfUidException(uid);
    return iter;
}

索引类型

在 multi_index 总共提供了四类索引,我们可以在源码 boost/multi_index 文件夹下查看实现


indicies
  • Ordered/Rank Index

实现为一棵红黑树,header 由 3 个指针组成:一个指向父指针,两个指向子指针

  • Hashed Index 实现为"数组+链表",header 由 2 个指针组成,双向链表


array + linked list
  • Sequenced Index

实现为双向链表,header 由 2 个指针组成

  • Random Access

实现为动态数组,header 由一个指针组成,指向 node 在动态数组中的位置

  • 总结
stl multi_index' indice multi_index' headers size on 64-bit systems
std::set Ordered/Rank Index 3 24 bytes
std::unordered_set Hashed Index 2 16 bytes
std::list Sequenced Index 2 16 bytes
std::vector Random Access 1 8 bytes

额外优化:node compression

  • 问题背景:
    • Ordered index 和 Ranked index 由红黑树实现,其中有一个 node color 成员,最少需要占据 1bit
    • 在大多数实现中,node color 用 unsigned char 之类的类型表示,由于 alignment 问题,常常占用 8byte(64 位下),4byte(32 位下)
  • 解决思路:
    • 如果指针指向的地址是偶数,那么可以节省指针的最后一个 bit(LSB, Least Significant Bit),用以存放 node color
    • 在 multi_index 中,可以保证这一要求,因此可以安全地存放
  • 性能提升:
    • 与 STL 容器 std :: set 的常见实现相比,节点压缩可以使报头过载减少 25%。
    • 根据官方文档介绍,对于中等大小的容器,此优化对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;但是对于十万数量级以上容器,在此优化下的执行速度明显更快
    • 原因:thrashing problem(见后续)

测试环境

  • 硬件:

    • cpu:

      • 型号: AMD EPYC 7K62 48-Core Processor
      • 核数: 8
      • 架构: x86-64
      • 频率: 2595.124MHz
      • L1d cache: 32K
      • L1i cache: 32K
      • L2 cache: 4096K
      • L3 cache: 16384K
    • memory:

      • 大小:16G
      • 类型:DIMM
      • 速度:19.4 G/s
  • 操作系统:

    • 镜像: tLinux 2.2-集成版
  • 软件:

    • g++: 8.3.1

    • std: c++14

    • boost: 1.73.0

    • google/benchmark: v1.5.1

基本测试

场景假设

  • 需求定义:
    • 动态更新用户数据
    • 个人经验值(exp_pers)排名
    • 活跃度(activity)排名
    • 综合(以 exp_pers 和 active 的权重)排名

定义数据结构如下:

struct User {
    uint32_t uid;   // user id(unique)
    std::string name;   // username
    uint32_t exp_pers;  // personal experience
    uint32_t activity;    // user activity

    uint32_t by_exp_pers() const { return exp_pers; }
    uint32_t by_hybrid() const {
        return exp_pers * 0.7 + activity * 0.3;   // hybrid ranking
    }

    // other assistant functions
    // ...
};

multi_index 定义

针对上述假设,定义符合上述需求的 multi_index 为:

typedef boost::multi_index_container<
    User,
    boost::multi_index::indexed_by<
        // index #1: by_exp_pers
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ranked_non_unique<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tag<tag_exp_pers>,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
                const_mem_fun<User, uint32_t, &User::by_exp_pers>,
            std::greater<uint32_t>>,    // by descending order
        // index #2: by_activity
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ranked_non_unique<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tag<tag_activity>,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member<User, uint32_t, &User::activity>,
            std::greater<uint32_t>>,    // by descending order
        // index #3: by_hybrid
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ranked_non_unique<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tag<tag_hybrid>,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const_mem_fun<User, uint32_t, &User::by_hybrid>,
            std::greater<uint32_t>>,    // by descending order
        // index #4: by_order
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ordered_unique<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tag<tag_uid>,
            boost::multi_index::member<User, uint32_t, &User::uid>>>>

    container_t;

其中前三种索引分别用于三种需求,最后一个索引用于动态更新用户数据

测试数据集生成

  • 随机生成引擎:random_device ,非确定性随机数引擎,在不同次执行下产生的序列不同
std::random_device rd;
  • 用户数据生成
static User generate_random_user(uint32_t uid_) {
  User user;
  user.uid = uid_;
  user.name = std::to_string(rd());
  user.exp_pers = rd();
  user.activity = rd();
  return user;
}

除 uid 外,用户其余属性完全随机,因此用户在不同排名榜下顺序完全随机

  • 查询时用户 uid 生成
static inline uint32_t generate_random_uid(uint32_t bound) {
  return rd() % bound;
}

uid 顺序增长,通过提供 bound(当前最大 uid)随机生成小于 bound 的 uid,保证查询的用户存在且随机

测试规划

  • 测试分为两部分

    • 测试不同数量级下,增删改查用户数据的性能

    • 测试不同数量级下,查询用户排名的性能

  • 因此,测试流程为:

    1. 预置条件:随机插入 size 个用户数据,准备 iter_cnt 个测试数据

      • 在增、改用户数据时,测试数据为 iter_cnt 个 User
      • 在删、查以及查询用户排名时,测试数据为 iter_cnt 个 uid
      • 通过这样方法,预置条件准备完成,且都在 memory 甚至是 cache 中,避免最终得出的时间有随机生成数据以及 multi_index 集合达到数量级这两个时间的噪声
    2. 计时测试:迭代执行 iter_cnt 次操作,得出在 size 数量级下 iter_cnt 次操作的平均时间,通过 iter_cnt 次操作衡量性能可以避免偶然性

  • 在接下来测试中,设置 size 从 2^10 到 2^19,每次乘以 2 变化;iter_cnt 恒定为 100

测试工具:google/benchmark

  • google/benchmark 集成自 googletest,提供了以下特性
    • 通过提供宏来简化测试脚本中繁杂的计时代码、参数设置代码、环境部署代码,使得程序员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测试逻辑本身
    • 提供纳秒级计时精确度,将测试代码智能执行多次(耗时长的测试执行次数少,耗时短的测试执行次数多)取平均,以获得精准的测试结果
    • 记录总执行时间和 cpu 调度到测试任务的执行时间,有效避免多任务时,系统其他程序和调度策略对测试的影响

例如,

static void Args_basic(benchmark::internal::Benchmark* b) {
  for ( i : boost::irange(10, 20)) b->Args({1 << i, 100});
}

static void BM_get_exp_pers_rank(benchmark::State& state) {
  // pre-set part
  Ranking rank;
  std::set<uint32_t> test_data;
  init_env_uid(state.range(0), state.range(1), rank, test_data);

  // timing part
  for ( _ : state) {
    for ( data : test_data) rank.get_exp_pers_rank(data);
  }
}
BENCHMARK(BM_get_exp_pers_rank)->Apply(Args_basic);

测试计划中的参数通过 Args_basic 指定,测试获取 exp_pers 排名时,在循环外部分为预设条件部分,不计时;循环内为测试部分,自动计时,自动报告

测试结果

  • 执行测试

test_basic
  • 增删改查用户数据

crud user data

注:横坐标为对数坐标

  • 查询用户排名

user's rank

注:横坐标为对数坐标

结果分析

  • 增删改查用户数据

    1. 从图表可以看出,put、modify、get 三个操作呈现良好的直线,由于是对数坐标,说明他们的时间复杂度是 O(log(n))
    2. 另外从综合图上可以看到,耗时上排序为 get < modify < put < remove,这也容易理解,因为 modify 如果修改前后位置不变,则只需要 O(1)的时间更新一下,如果修改后位置改变,则需要调整树的结构
    3. 发现 remove 操作有在 16384 前后有明显变化,因此用 perf 查看 cache 情况

依次把 2^10 到 2^19 的数据量的测试用以下指令监控

perf stat -e cache-references -e cache-misses ./test_basic

perf

得到 cache refs:cache misses 的图表如下:


perf

可以看出,refs:misses 递增曲线有明显折点,这说明虽然数据量加大,随机删除节点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 cache misses,导致了性能下降;而 get、modify 这种状况不明显,是因为 get、modify 涉及的数据结构调整较小;而 put 操作中,user 的 uid 递增,相当于是向树的末尾追加,也不会影响大范围调整。

  • 查询用户排名

我们发现在查询 rank 时,ranked index 的性能非常稳定,在一般的红黑树实现中并没有提供此类功能,因此有必要查看一下源码实现,Ranked Index 提供了两种查询排名的方法:

  1. 根据 node 的位置查询(pointer)

接口为:

size_type rank(iterator position)const
{
  BOOST_MULTI_INDEX_CHECK_VALID_ITERATOR(position);
  BOOST_MULTI_INDEX_CHECK_IS_OWNER(position,*this);

  return ranked_index_rank(
    position.get_node()->impl(),this->header()->impl());
}

实现为:

template<typename Pointer>
inline typename ranked_node_size_type<Pointer>::type
ranked_index_rank(Pointer x,Pointer end_)
{
  typedef typename ranked_node_size_type<Pointer>::type size_type;

  Pointer top=end_->parent();
  if(top==Pointer(0))return 0;
  if(x==end_)return top->size;

  size_type s=ranked_node_size(x->left());
  while(x!=top){
    Pointer z=x->parent();
    if(x==z->right()){
      s+=ranked_node_size(z->left())+1;
    }
    x=z;
  }
  return s;
}

可以看出逻辑是:

  1. 考虑到 left subtree 整体比 right subtree 小,因此首先赋值:rank <- 当前 node 的 left child size
  2. 获取 parent node,如果当前 node 是 right child,说明 parent node 的 left child 也比当前 node 小,操作:rank <- rank + parent node's left child size + 1(1 代表 parent node 也比当前 node 小)
  3. 当前 node <- parent node
  4. 迭代 2-3 步,直到到达 top node 结束

上述步骤中,获取 size 时间为 O(1),从子节点遍历到最顶部节点的迭代过程中,迭代次数最坏情况为树的高度,而根据红黑树的定理:**一棵含有 n 个节点的红黑树的高度至多为 2log(n+1).**因此次数为 O(logn),综合下来,时间复杂度为 O(logn),与我们测试结果一致

  1. 根据 node 的值查询(value)

接口为:

template<typename CompatibleKey,typename CompatibleCompare>
size_type find_rank(
  const CompatibleKey& x,const CompatibleCompare& comp)const
{
  return ranked_index_find_rank(
    this->root(),this->header(),this->key,x,comp);
}

实现为:

template<
  typename Node,typename KeyFromValue,
  typename CompatibleKey,typename CompatibleCompare
>
inline typename Node::size_type ranked_index_find_rank(
  Node* top,Node* y,const KeyFromValue& key,const CompatibleKey& x,
  const CompatibleCompare& comp,mpl::false_)
{
  typedef typename Node::size_type size_type;

  if(!top)return 0;

  size_type s=top->impl()->size,
            s0=s;
  Node*     y0=y;

  do{
    if(!comp(key(top->value()),x)){
      y=top;
      s-=ranked_node_size(y->right())+1;
      top=Node::from_impl(top->left());
    }
    else top=Node::from_impl(top->right());
  }while(top);

  return (y==y0||comp(x,key(y->value())))?s0:s;
}

可以看出逻辑是:

  1. 传入的参数 top node 一般调用下为根节点,如接口所示;赋值: rank <- top node's size(即整个树的大小)
  2. 比较 top node's value 与 value:
    1. 如果 top node's value 大,说明 value 应属于 left subtree,说明当前 rank 应该减去整个 right subtree size 以及 top node,因此调整 rank <- rank - (left child's size + 1),并赋值: top node <- top node' left child,y 表示 rank 最后一次调整时 top node 的位置
    2. 如果 value 大,说明 value 属于 right subtree,目前没有依据调整 rank,赋值: top node <- top node' right child
  3. 迭代执行 2 步,直到 top node 不存在
  4. 迭代结束后的 y 位置即代表 value 应该在的位置,y 的 left child 全部小于 y,y 的 right child 全部大于 y,此时比较 y 的 value 和 value,如果相等,返回 value;否则,说明 value 不在树中,返回整个树的大小表示错误

迭代次数同第一部分,只不过这次是从上往下遍历,而第一部分是从下往上遍历,因此迭代次数是 O(logn);同样的,查询 size 的时间复杂度是 O(1);因此整体时间复杂度是 O(logn),与我们测试结果一致

  1. 总结
  • size,对于上述查询 size 为 O(1),实现为 node 中额外记录他的子树以及他自身的 size,在增加、删除元素时:

    1. 首先递归向上更新 size++或 size--
    2. 其次在结构调整时

rotate
  • 左旋(伪代码)
// pseudo code
x.size = α.size + β.size + 1
y.size = x.size + γ.size + 1
  • 右旋(伪代码)
// pseudo code
y.size = α.size + β.size + 1
x.size = y.size + γ.size + 1
  • Ranked Index 对查询排名的实现效率高且稳定

对比测试

场景假设

  • 在这部分,我们对实现设想 1(多个 stl)和 multi_index 做对比,比较他们性能的差距
struct A {
    A(int _x, int _y) :
      x(_x), y(_y)
    {)

    int x;
    int y;
};

需要及时获取根据 x,y 的排名,以及修改 x,y 的值

  • naive 实现 1:
struct CompX {
    bool operator()(const A& lhs, const A& rhs) const { return lhs.x < rhs.x; }
};

struct CompY {
    bool operator()(const A& lhs, const A& rhs) const { return lhs.y < rhs.y; }
};

std::set<A, CompX> x_asc;
std::set<A, CompY> y_asc;
std::unordered_set<A> h;
  • multi_index 实现:
namespace tags {
    struct x_asc {};
    struct y_desc{};
    struct unordered {};
}

using sorted_ints = boost::multi_index_container<
  A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the stored object
  indexed_by<
    ordered_unique<           // first view
      tag<tags::x_asc>,       // tag used to access the view
      member<A, int, &A::x>,  // ordered on x
      std::less<int>          // by ascending order
    >,
    ordered_unique<           // second view
      tag<tags::y_asc>,       // tag used to access the view
      member<A, int, &A::y>,  // ordered on y...
      std::less<int>          // by ascending order
    >
  >
>;

测试数据集生成

同基本测试

测试规划

  • 对 multi_index 和实现 1 下的 stl 做以下操作
    • 删除
    • 遍历
    • 查找
    • 插入
static const int Iterations = 1e6;

为保证测试的稳定性,做 10^6 次操作

测试结果




comparison test

结果分析

  • 平均下来,multi_index 比实现 1 性能提升
删除 遍历 查找 插入
16.75 倍 1.09 倍 2.16 倍 1.58 倍
  • 另外,从优化选项上看,O1,O2,O3 优化选项之间差距不大,但是,O1 相较于无编译优化下性能提升
删除 遍历 查找 插入
2.20 倍 1.91 倍 1.33 倍 1.90 倍

因此,在实际使用时,可以用 O1 优化

共享内存测试

场景假设

  • 在实际应用时,需要保证数据持久化,也需要进程间共享以并行,因此尝试将数据放到共享内存做测试

boost.interprocess 原理介绍

  • mmap 逻辑(mmap 可将文件映射到虚拟内存空间中)

    1. mmap 时分配虚拟地址,并标记此段虚拟地址与该文件的 inode 绑定
    2. 访问 mmap 返回的虚拟地址时,触发缺页中断
    3. 缺页中断处理函数,通过虚拟地址,找到该文件的 inode
    4. 从磁盘中将 inode 中对应的数据读到内存页中
    5. 将内存页映射添加到页表中
  • managed_shared_memory:boost.interprocess 提供的共享内存接口

    • 不同进程以同样参数调用 mmap,获得共享内存,写入的数据会持久化到磁盘

以下把 multi_index_container 放到共享内存中用于测试

segment = new boost::interprocess::managed_shared_memory(
        boost::interprocess::create_only, "Shared-Memory", 1 << 28);

users = segment->construct<container_t>("Ranking Container")(
    container_t::ctor_args_list(), segment->get_allocator<User>());

测试规划

  • 在基本测试中已测试了 in-memory 情况下的耗时,现在加入共享内存后,再测一遍做对比

测试结果

  • 增删改查用户数据

crud comparison
  • 查询用户排名

rank comparison

结果分析

  • 增删改查用户数据

    1. 可以看出,put、modify、get 三个操作 shared-memory 比 in-memory 性能下降 1 倍到 1.5 倍,符合预期
    2. 另外 remove 操作中,shared-memory 与 in-memory 下 remove 操作十分接近,这是因为删除操作不涉及对数据的访问,只涉及对红黑树的调整,因此两者接近
  • 查询用户排名

    • 可以看出,同上所述,shared-memory 比 in-memory 性能下降 1 倍到 1.5 倍,符合预期

实际场景下的优化方向

分片树

  • 问题:不能并行,multi_index 串行执行各个查询请求,在面对海量请求时,会有性能瓶颈

  • 解决:把 multi_index 数据结构分成多块,每块存储一部分数据,对数据的增删改查只需要涉及其中一块;获取索引从多块获取,最后求和即可


distributed ranking system

打标签

  • 问题:Thrashing Problem,千万级数量级下,cache/memory 总需求过大,工作集超过 cache/memory,过于频繁的 cache 替换/缺页异常;

  • 本质:而这种频繁的请求是由于:替换时错误的把关键数据结构 evict,而把只读一次的数据存放在 cache/memory 中

  • 解决:对 multi_index 的 node 结构打标签,value 不打,在 cache/memory 替换时,打标签的数据不会被 evict,这样 multi_index 的核心数据结构永远在 cache/memory 中,即使数量级进一步,影响的只是读取数据的操作,而遍历树的过程不受到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