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Notifications
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- Fork 0
/
Copy pathepoll原理
20 lines (9 loc) · 3.46 KB
/
epoll原理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http://www.cnblogs.com/apprentice89/p/3234677.html
1.执行epoll_create时,创建了红黑树和就绪list链表。
2.执行epoll_ctl时,如果增加fd(socket),则检查在红黑树中是否存在,存在立即返回,不存在则添加到红黑树上,然后向内核注册回调函数,用于当中断事件来临时向准备就绪list链表中插入数据。
3.执行epoll_wait时立刻返回准备就绪链表里的数据即可。
仅从上面的调用方式就可以看出epoll比select/poll的一个优势:select/poll每次调用都要传递所要监控的所有fd给select/poll系统调用(这意味着每次调用都要将fd列表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,当fd数目很多时,这会造成低效)。而每次调用epoll_wait时(作用相当于调用select/poll),不需要再传递fd列表给内核,因为已经在epoll_ctl中将需要监控的fd告诉了内核(epoll_ctl不需要每次都拷贝所有的fd,只需要进行增量式操作)。所以,在调用epoll_create之后,内核已经在内核态开始准备数据结构存放要监控的fd了。每次epoll_ctl只是对这个数据结构进行简单的维护。
l 此外,内核使用了slab机制,为epoll提供了快速的数据结构:
在内核里,一切皆文件。所以,epoll向内核注册了一个文件系统,用于存储上述的被监控的fd。当你调用epoll_create时,就会在这个虚拟的epoll文件系统里创建一个file结点。当然这个file不是普通文件,它只服务于epoll。epoll在被内核初始化时(操作系统启动),同时会开辟出epoll自己的内核高速cache区,用于安置每一个我们想监控的fd,这些fd会以红黑树的形式保存在内核cache里,以支持快速的查找、插入、删除。这个内核高速cache区,就是建立连续的物理内存页,然后在之上建立slab层,简单的说,就是物理上分配好你想要的size的内存对象,每次使用时都是使用空闲的已分配好的对象。
l epoll的第三个优势在于:当我们调用epoll_ctl往里塞入百万个fd时,epoll_wait仍然可以飞快的返回,并有效的将发生事件的fd给我们用户。这是由于我们在调用epoll_create时,内核除了帮我们在epoll文件系统里建了个file结点,在内核cache里建了个红黑树用于存储以后epoll_ctl传来的fd外,还会再建立一个list链表,用于存储准备就绪的事件,当epoll_wait调用时,仅仅观察这个list链表里有没有数据即可。有数据就返回,没有数据就sleep,等到timeout时间到后即使链表没数据也返回。所以,epoll_wait非常高效。而且,通常情况下即使我们要监控百万计的fd,大多一次也只返回很少量的准备就绪fd而已,所以,epoll_wait仅需要从内核态copy少量的fd到用户态而已。那么,这个准备就绪list链表是怎么维护的呢?当我们执行epoll_ctl时,除了把fd放到epoll文件系统里file对象对应的红黑树上之外,还会给内核中断处理程序注册一个回调函数,告诉内核,如果这个fd的中断到了,就把它放到准备就绪list链表里。所以,当一个fd(例如socket)上有数据到了,内核在把设备(例如网卡)上的数据copy到内核中后就来把fd(socket)插入到准备就绪list链表里了。
如此,一颗红黑树,一张准备就绪fd链表,少量的内核cache,就帮我们解决了大并发下的fd(socket)处理问题。